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将门枭虎在线阅读 - 第九百一十四章 箪食壶浆

第九百一十四章 箪食壶浆

    寒冬凛冽,万物蛰伏。

    海天城周边,肥沃的土地上布满了冰霜。一座座汉军大营,拔地而起。

    无数战兵,散布在城内外。城中已经戒严,到处都是披甲持矛的战兵。百姓无故不得出门。也不得出村庄。

    但有时候,法律也不是一定会严格执行的。

    上午。

    吴年率领两个万户的大内侍卫,前往海天城。

    “汉”字旌旗,前后相连,人马辎重无数,声势鼎盛。吴年坐在銮舆内,靠在车厢上打盹。

    他的身上裹着熊皮毛毯,前方放置着碳炉。碳炉散发出的热量,让銮舆内温暖如春。

    虽然吴年口口声声说不服老,但人过三十。就是由盛转衰了。他的精力,没有二十多岁时候的旺盛。

    山路颠簸,车马劳顿,使得他有点不舒服。

    “大王。”

    忽然,銮舆外有人呼唤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事情?”吴年问道。

    “有百姓驱赶猪羊,载着米、酒。前来劳军。”銮舆外的大内侍卫,骑着马恭敬说道。

    吴年眼中泛起笑意,自从兼并高句丽后。他就不算是穷兵黩武了,高句丽出产的钱粮,极大的缓解了辽东人民的压力。

    百姓家家富足起来。

    这一路上他大军北上,遇到了无数次这样的情况。百姓箪食壶浆,迎接大军。

    每当这时。吴年都会正了正衣冠,亲自感谢百姓。这一次也不例外,吴年说道:“大军停下。让车夫驾驭銮舆,寡人去看看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大内侍卫应了一声,策马下去了。不久后,大军停下,銮舆单独出列,在众多大内侍卫的簇拥下,来到了一旁。

    銮舆内的吴年正了正衣冠,一脸正色的踩着小板凳,走下了銮舆,目视前方百姓。

    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中老年男子,身上穿着的衣裳很普通,打了补丁,家境应该不是很富裕。

    其余百姓也是差不多。但他们带来了十大车的粮食、二辆车的米酒,以及五十头猪羊。

    搜刮家底,前来劳军。

    “拜见大王。”

    为首的中老年男子,一看到吴年的打扮,便知道是汉王亲临,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,率领众人跪迎。

    “诸位免礼。”吴年怕吓到人家,便双手虚扶,让众人起来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。姓甚名谁。哪里人士?”吴年亲切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回禀大王。小人乃朱里村人。姓朱名元纯。这些都是小人的村里人。”朱元纯很从容的拱手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读过书?”吴年看出一点门道,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禀大王。小人曾经是楚国秀才。”朱元纯坦然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秀才相公,难怪与众不同。”吴年笑着称赞了一声,然后拱手说道:“寡人大军北伐。先生能领村民乡亲,前来劳军。寡人多谢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言重了。就像大王说过的一样。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朝廷重臣,文武大员出大力。小人出点小力,不算什么。”

    朱元纯摆了摆手,连忙说道。

    “好。说的好啊。”吴年重重的点头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这句话确实是自己说的。

    现在也已经传开了。

    民族主义在辽东已经十分盛行。

    炎汉。

    炎汉。

    随即,吴年与朱元纯闲聊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老先生,现在还在专心读书吗?”吴年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读书了。小人老了。参加不了科举,也无法为大王效命了。”朱元纯的脸上露出遗憾之色,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读书当然是为了出人头地,以前他还是有信心的。但是蒙元入侵辽东这十几年来,局势动荡。

    他没有好好读过书了。现在汉庭建立。

    明王在位。

    他想报效国家,却已经是头发花白了。别说是考不上,就算高中皇榜,也是有什么用呢?

    真是遗憾啊。

    但很快,朱元纯便振奋了起来,对吴年说道:“大王。小人在村庄中建了一座私塾。教村中的童子读书。小人不能为大王效命了,但小人希望能培养出人才,为大王效命。”

    吴年点头说道:“好,好啊。读书人是国家的未来,先生能心怀国家,真是有德之士。”

    这也算是一种,变相的微服私访了。

    这一路走来,吴年从王宫中走出,离开了锦绣富贵,贴近了百姓。而了解到的越多,他便越是欣喜。

    大环境真好。

    热血沸腾的读书人。

    从军报国的豪杰。

    哪怕是目不识丁的百姓,也都知道民族大义。

    汉朝不仅国力强盛,而且散发着勃勃生机。好,真是太好了。

    吴年笑着与朱元纯说了许多的话,并让人拿来了高句丽御酒,与朱元纯喝了一杯。让大内侍卫收下了这批物资,然后目送朱元纯走了。

    吴年这才重新登上了銮舆,大队人马继续往海天城进发。

    吴年没有让卫襦他们出城迎接。而是直接率兵入城。在前导的引领下,率领部分大内侍卫,到达了城中,卫襦事先准备好的一座大宅内。

    大宅门口。

    卫襦与诸位将军,以及黄龙知府、海天县令等文官一起,迎接君王。见面后,吴年先抚恤了一番不相干的文官,然后便打发他们走了。自己与卫襦等将军们,一起进入了大宅堂屋坐下。

    自有提前入住的大内侍卫,端上来了北山堡的野山茶。吴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,笑着对众人说道:“还是那个味道。”

    众将之中,有人会心一笑。

    有人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这北山堡的茶。还是北山堡那个茶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的辽东局势,已经完全不同了。

    只有李允宠、赵曼成等人的心中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“卫将军。现在蒙元人是什么布局?”吴年放下了茶盏后,抬头问卫襦道。

    “回禀大王。蒙元人的布局与之前一样。黄龙府六座城池。他们把所有百姓迁徙进入城中,然后五个万户每人镇守一城。其余五个万户,镇守安定城。”

    卫襦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嗯。看来蒙元人是铁了心,以不变应万变。之前朝中讨论过。如果我们强攻的话。”

    “至少得投入两个万户的战兵,才能推平一座城池。”

    “等打到安定城。我们的兵马就已经消耗光了。”

    吴年虽然这样说,但是眼中泛起了笑意。

    兵法。

    攻城为下。

    敌军守城,就诱惑他们出战。

    这一战的关键。

    其实是在肃顺一方。

    “传令下去。大军按兵不动,以待时机。”吴年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将军们也知道是怎么回事,从容应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