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大宋文魁在线阅读 - 第679章 省试

第679章 省试

    面对考务会,庞籍和王质都傻眼了。

    “张相,您的意思是说,不用百官出题?”

    张唐卿抬起无辜的眼睛,问道:“本官说要百官出题了吗?”

    “您是没说,可您也没说不用百官出题啊。”

    “本官没说,就是不用他们出题啊。”

    “可您制科的时候,请的百官出题啊。”

    “制科是制科,进士科是进士科,两个考试不能相等吧。”

    “额……”,庞籍和王质彻底被张唐卿问住了。

    “两位没出题目?”

    “额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可如何是好?难不成就用我出的题目?”

    “能否将大人的题目,给下官一观?”

    张唐卿把题目递给了庞籍和王质。

    两人看完后,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贴经和墨义倒没什么,总之都是十三经的内容,主要考察举子掌握十三经的熟练程度,一般会设定一个全对八成的及格线,相当于敲门砖。

    对参加了发解试的举子来说,每年不到百人被这一关刷下来。

    诗题目:《丰年有高廪》。

    赋题是《通其变而使民不倦》。

    诗赋题目不能说惊艳,只能说中规中矩,两人觉得,倒是符合省试的水平。

    可策、论则不同了,庞籍和王质两人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
    论的题目: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

    两人一看题目,就知道典出《尚书》。用现代点的话说,就是“论疑罪从轻”。

    “张相,这,这,《宋刑统》中,可是规定好了,要重入罪,轻出罪,为何张相要单独拿出来讨论?”

    “可曾做到了重入罪,轻出罪?”

    什么是重入罪,轻出罪?意思就是说,不慎放跑了罪犯,不是天大的问题,这是轻出罪,无辜者蒙冤入狱,才被视为天大的问题,这是重入罪。

    而这套理论的根基,就是《尚书》。

    可再好的经,也被念歪了。

    经过士大夫集团的积极宣传,反倒成了士大夫集团的护身符,何其可笑?判不了案子,不是本官无能,是本官忠厚啊。

    “无妨,就是要让大家议一下嘛,无妨无妨。”

    庞籍和王质彻底懵逼了。

    等王拱辰等人得知张唐卿已经除了考试题,而同知贡举没有出题时,众人均没有面子,因为他们也觉得张唐卿可能会请百官出题,所以,大家懈怠了,吟诗作赋了十几天。

    王拱辰冷笑道:“张唐卿此人心思歹毒,用百官出题作为幌子,达到最后只有他一人出题的目的,好邀买人心。”

    王拱辰边说,边从怀中掏出一张纸,“幸亏我已经有准备。”

    王拱辰说完,大声喊道:“外帘官王拱辰,已经出好了题目。”

    正厅内三人,王质听到王拱辰的声音,脸色瞬间一喜。

    庞籍则是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张唐卿只是淡淡的说了句:“拿进来。”

    王质立刻去了外面。

    王拱辰不亏是一甲进士,出的题目也不差,非常精妙不说,还到处都是坑,出的题目,反映出人的性格,王拱辰就是个阴人。

    庞籍皱起了眉头,很明显不满意王拱辰出的题目。

    王质却喜形于色,“张相,王拱辰的题目,出的当真精妙,您看看这道论,当真是切中时弊。”

    张唐卿淡淡的问了一句:“王制诰的意思是说,本官出的题目不行?”

    “哦,哦,不是不是,只是觉得王拱辰的题目有水平。”

    “既如此,咱们就议一议用那道题目吧,反正又不以策论取士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庞籍和王质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唐卿。

    “历次科举考试,都以诗词歌赋取士,本官一直秉承传承的观点,这没错吧。”

    庞籍问道:“张相,精贡举,已经是满朝有志官员一至的想法,为何不能改变?”zWWx.org

    “此乃朝廷定例,本官无权更改,此事休要再提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!”,庞籍还想再劝,被张唐卿制止了,“本官说了,此事休要再提,时间不早了,要放题了,就按照本官所出题目放题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。”,王质立刻说道。

    精贡举,不符合保守派的利益。

    张进文抽到了一个极好的号舍,可比张唐卿当年强多了。

    收拾好了行李,张进文才和其他同年走动了一番,大家互相加油打气,慢慢的,紧张的感觉终于消退了不少。

    “要放题了,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省试,一考就是三天时间。

    时有考生到外帘官处扣帘,问一下考试题目,有的考生甚至会询问试题的出处。

    韩琦、王拱辰等人对于这种问题,向来不屑于作答。

    庞籍和张唐卿平时接触非常少,对张唐卿缺乏了解,也可能和庞籍大张唐卿二十二岁有关。

    “张相,下官实在不明白,不知道张相能不能为下官解惑?”

    “庞大人有何不明白的地方?”

    “下官纵览张相一系列政策,发现张相也认识到了大宋存在的问题,也一直有革故鼎新之举,为何到了科举考试时,张相却停滞不前了?”

    “哈哈。”,张唐卿最喜欢和庞籍这样的聪明人交流,“庞大人发现没有,我的改革,总是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进行。”

    庞籍一下兴趣大增,他曾经反复研究过张唐卿,还真没发现这一点。

    “就说这择长官一条,庞大人可曾发现,本官并未大张旗鼓的疾呼择长官?”

    庞籍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过了半晌,庞籍忽然恍然大悟,“下官明白了,下官明白了,可这和精贡举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为何精贡举不能水到渠成?”

    “精贡举如何水到渠成?”

    “当天下进士,多出松林书院和银州时,你以为,天下士子能同意?你以为百官能同意?”

    庞籍愣住了,心中如万马奔腾,这一刻,庞籍的理念崩塌了。

    “当改革,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意愿时,你认为,阻力有多大?”

    “没有阻力,水到渠成。就像张相搞的军队改革,武将地位提高了,品级提升了,能在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,但武将的俸禄降低了,在不增加大宋财政的情况下,就完成了改革,是一样的道理。”骑驴的大宋文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