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绝境求生崇祯帝在线阅读 - 第257章 改个历法是不是能少些灾祸?

第257章 改个历法是不是能少些灾祸?

    受阮大铖的启发,朱由检赶紧两方以智和汤若望两人召到寝殿,商议自然教材的编纂事宜。

    方以智此时在翰林院任职,还是庶吉士出生,按大明官场惯例来说,可谓是妥妥的重点培养的青年干部。不过他最近日子也不好过,被东林党人插了一刀,成为东林人口中叛徒。又因为理念的问题,他与现在这一批得势的人也不怎么对付。如此一来,就成了孤家寡人,没有任何同党的异类。突然被皇帝召见,他自己都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“密之、汤先生、朕此番召你们来,是想委托两位作为主编,编一套自然学科的教材,望两位能助朕完成此事。”

    自然学科的教材?方以智和汤若望初听这个名词,有些搞不懂,瞪着两双无知的大眼相互瞅了半天。最后方以智开口求教道:“陛下、自然学科要涉及什么内容啊?”

    “简单来说就是世间万物的常识,比如一年分几季、有那些节气。比如万物是在何时生长、何时收获,在不同的地方有无分别,为何有分别?再比如同样的东西为何用撬杠能搬动,凭着双手就搬不动,撬杠的长短,支力点对此有无影响?影响几何?这个学科初始是让学生们了解万物之识,深了就是探究万物运行之理。”

    “臣明白陛下要编的是什么书了!应该就是物理之书,臣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。在物理之识上,汤先生所在的西洋,其实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学识,很多是可以借鉴的。”到底是有这方面积累和见识的人,虽然这时候他应该还没正式编《物理小识》这本书,但经皇帝一点拨,方以智就立刻知道皇帝要编什么书了。反应过来的方以智神情甚是激动,心中隐隐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。谁能想到,当朝天子居然是自己的知己。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    物理?朱由检颇有兴致的看了一眼方以智,这个词还是被他提出来了。“正如密之所言,此科深究则是万物之理、自然之道,浅则是自然之常识也。汤先生是否明白了朕的诉求?”

    汤若望见大明皇帝突然点他的名,赶紧上前用蹩脚的官话说道:“外臣大许明白了皇帝陛下的要求,确如陛下所言,在西洋是有与之相关的一些学问,如杠杆之理、浮力之理等,外臣可将这些尽数译为明文。陛下、外臣近年来结合西洋的历法,修正重编了一套大明的新历法,想献给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汤先生完了将新编的历法程给礼部吧!朕让礼部勘验一二。若是没有谬误,明年就改用汤先生新编的历法。”

    汤若望早就将新历法编好了,并且命名为崇祯新历。这些年来一直找推广的机会,结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。在真实历史上,满清入关汤若望将这套历法换了个皮献给了多尔衮,多尔衮二话不说就进行了推广。

    谷黂朱由检之所以如此痛快的接受了汤若望推荐的新历法,并不是因为他已经了解了这套历法比现在的历法科学。而是出于穿越者的常识做出的决定,有一个事实是自满清用新历法后,极端灾祸要比崇祯时少了很多。那么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可能?旧历法的错误之处会导致人们对时节的判断不准,这也是促成出现大灾祸的原因之一?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反正改一套历法,付出的成本也不大。

    “陛下、自然科的教材是编一本还是编数本。”被汤若望献历法的事打断了谈话进程,方以智很不爽,瞅准时机,他就插进了话。

    “朕正要说这事哪!编一本肯定不行,朕的设想是以后中学将分为县中和府中、各两年!这四年的中学,每年都得有一本相应的自然教材,由浅入深、由表到里系统的将目前已有的自然之理教授给中学生。到了大学,所教之理将会更深。然现在条件不成熟,因此接下来一年,密之你和汤先生将主要做两件事,一是编一套适合大学生掌握的自然学科教材,二是编两册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浅显教材,先将自然科的架子搭起来,然后再慢慢将其丰富。”

    “靠我们两人,怕是力有不逮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两人是主编,另可举荐有这方面涉猎的人进入编辑组。同时、此番入学的所有太学生和师范生你们都有优先挑选权,被你们挑选的学生无条件进入自然科学习。自然科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,专科只需上一年既可去中学教书,他们主要是为了先普及自然课。本科则需要精学两到三年,以后将与你们一道编自然教材,探究自然之理。自然科本科生,要优中选优,入学后就享薪俸,结业后优先留校任教职,薪俸从优。暂时来说,先在师范大学设自然科,日后太学也设自然科。若是条件成熟,在本科之上再设一博士科,专研自然。这门学问才是正经的世间大道,朕尤为重视!”

    坦白来说,现在的几个大学都是培训班性质的学校,生员是成熟群体,让他们入学只不过是为了培训他们的职业素养。在学科知识的教授上,弄不出多大的花。从时间上来说,一两年也不够用。要想真正的完成教学体系转变,没一二十年自下而上的改动,根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令人头疼的是,不光大学缺教员,中小学新开的这些学科,教员缺的更是可怕。史学老师好找,算学勉强能凑点人,中小学的几何和自然压根就没人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在初小只设国文、算学两门课,到了高小设史学、国文、算学三门,剩下的学科到了中学再设。与此同时,先在师范大学培训一些二百五的老师,让他们到中学里任教,给学生们灌灌耳音,做些基础性的普及工作。等过几年人才梯队丰富了,再正正规规搞教育。

    相对专业的学科教育,目前只能先在大学中搞,先将大学办正规了,再往下捋。基础生员素质不行、到了大学就能将事搞好?怎么说哪!这种事只能拼天赋了,像宋应星、方以智,他们小时候也没啥专业的科学教育,长大后不是变态了吗?不、应该是变异了!小波不停的绝境求生崇祯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