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昏君补考,从北宋开始在线阅读 - 第142章 引导

第142章 引导

    李白和孟浩然还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傅斯年行文。

    写至最后,既有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高超境界,也有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这样的行为准则。

    两人深吸一口气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同样是一个时代的人,差距咋就这么大涅?”

    及至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这等千古名句,李白就觉得飘飘欲仙,好像喝醉了酒一般。

    读宏文如饮烈酒,这篇《岳阳楼记》气势雄伟、回味悠长,最后那句“微斯人,吾谁与归”,更是让二人犹如高山仰止。

    这般出尘的气质,二人心中只有一句话形容:超群绝伦!

    李白跟捧着宝贝一般,小心翼翼地捧起卷轴,轻轻吹干墨迹,都不敢用力,而且离的远远的,生怕吹晕了字迹。

    楼上此时有不少游客,有人见猎心喜,大声朗诵出来。

    全楼上下都见识了这篇锦绣文章,赞叹之声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李白这才缓过神来,长叹一声:

    “噫!从此再无人敢在岳阳楼题字了!”

    哪怕他再有才华,在这个年龄段也写不出《岳阳楼记》这种散文。

    文采够,但认知不够。

    看着李白的表情,傅斯年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。

    潇洒起身,将手里的笔一扔,看着李白手里的卷轴略显遗憾地说:“时间紧任务急,没太发挥好!”

    孟浩然用略带哀怨的眼神看着他,李白更是略有悲愤。

    骂人呢是吧?这还没发挥好,我们用不用混了?

    到底还是孟浩然岁数大些,凑近拱手行礼:道:“天师,是我们不对,这就启程奔长安备考!”

    傅斯年满意地点点头,说道:“嗯,知道哪错了,说明还有的救!走,一起吃顿饭!”

    傅斯年在包下画舫的时候,早已准备了精美的食材,都是寻常人有钱也买不到的。

    趁着享受美味的机会,傅斯年又给两人灌输了一波:

    “你们看哈,就拿这只深海雪蟹举例,你有钱也买不到!必须得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享用。讲的更深入一点,其实钱财这种东西,根本就是给普通人预设的一个概念!”

    “假如一个普通人吃不起肉,他会觉得是自己穷的缘故。其实呢?是因为肉食少,只能供给那些有权的人吃。”

    “有权代表什么呢?代表有力量,能掌握资源,更代表他可以打破规则!同样的东西,你必须花钱买,而他可以什么都不付出直接拿走。”

    孟浩然有一定的阅历,没有反驳。

    但李白年轻性子急,立即问:“这不对呀,随着朝代的更迭,连皇权都慢慢受到限制了,讲究‘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’!”

    傅斯年笑问:“那你说百姓为什么要缴税呢?若真是为民着想,就别收他们保护费了呀!”

    “天子带领官员,官员统御军队,而维系军队需要钱粮。民众纳粮,是要供给他们的!”孟浩然也加入了讨论。

    “好,那我再问,若是不想缴税了,只想找块荒地自给自足,可否?”傅斯年道。

    李白答:“当然不行!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!地是朝廷的,即便是荒地也要缴税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出国,不做本国的子民了行不行?”

    傅斯年的话刚出口,吓得孟浩然赶紧制止:

    “天师慎言!这话可不能乱说呀!”

    李白接道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可见敌国要防备,百姓的言论也要防备!”

    傅斯年点头答应,压低了声音说:“看来,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,对吧?朝廷当然会严防子民的流失。那你们说,有没有这样一个国度存在?没有皇帝,也没有官员,大家各干各的,不用缴税也不用受人管,富不富有全看勤不勤快。”

    孟浩然想了想说:“不会有的。就算这个国家的人都能守规矩,也会有别国的人来掠夺他们。”

    傅斯年点头:

    “好,看来我们达成共识了——没有权力也不行。我们接着讨论下一环节:既然权力带有强制性,那么它是邪恶的吗?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也不是。既然它是客观存在的,那么就没有正邪之分,是看掌握了权力的人如何。上古的圣皇,一心为人族造福,毫无私心。”

    傅斯年自问自答,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直到夏启开始,统治者才开始有了私心。他们不再为天下服务,而是为了自己的家族着想。一个家族的力量有限,他们就拉拢一些强力的人,一起分润好处。”

    李白顺势道:“嗯,这就是官员和贵族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,从这时候开始,天下就进入了新的阶段,人和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差别。”傅斯年将话题越说越沉重,是为了更好的勾起二人的渴望。

    果然,在一番拉扯之下,他们两人有些动摇了,但也有些迷茫,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追寻科举的成功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,不用傅斯年再继续引导,就能自行展开后面的联想。

    关于“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”的思维,是很容易想到的,毕竟这是绝大多数人为官的初衷。

    但他们想不到未来的会有的变化。

    傅斯年用极具蛊惑的语气,为他们描绘了后世的景象:

    “君与士大夫共天下!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,若是下了乱命,重臣们联合起来,可以驳回君王的旨意!甚至重要的官职也不能全听皇帝的,需要大家在朝堂上推举!”

    他说的是宋朝在施政上的进步,以及明朝官场两项极具特色的制度——封驳和廷推。

    傅斯年给两个满怀抱负的官场小白,描绘了一副瑰丽无比的画面,甚至将“虚君实相”的概念也提出来了。

    说得两人热血沸腾,一个劲儿夸:这才是我辈读书人该做的事!

    经过这次忽悠,孟浩然和李白对待科举的态度多了一份认真,同时决定要好好应对今年的科举考试。

    因为傅斯年的额外辅导,李白还想通了一件事,那就是婚姻问题——他再不排斥豪门了。王北刁的昏君补考,从北宋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