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- 第2515章

第2515章

    “那你们可要小心了,这张家可不是一般的大户啊,他们家根深蒂固,在朝廷中都有的是人呢,再这样闹下去,到时候他们说不定就真的会让官府的人把你们给统统抓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抓起来就抓起来,我就不信这天底下没有讲理的地方了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,就是,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,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有,连吃饭都没办法,这天寒地冻的,又没住的地方,这是把我们往思路上逼呢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~”

    “我们这些工人啊,就应该要联合起来,大家团结在一起,这样才能够让给那些黑心的东家知道我们这些工人们的厉害。”

    “对,对,就该联合起来,听说金陵水泥厂这边,他们都将水泥厂给占下来了,至少来说,这住的地方是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走,走,我去联系金陵纺织厂,你去联系曾氏纺织厂,大家一起团结起来,一定要把这个工钱给拿到手。”

    流浪在大街小巷的工人们聚在一起,互相讨论,得知有的工厂的工人们团结一心,不仅仅打赢了地痞流氓,还占据了工厂,顿时就让很多工人信心大增,大家纷纷开始联络,团结起来。

    另外一边,在秦淮河上面,一条奢华的大花船上面,莺歌燕舞,酒池肉林,众多金陵城的大工厂主,大士绅,大家族、大商人们聚在一起,享受着奢靡的生活。

    “我们这样会不会太过分了?”

    曾清喝口美酒,再摸了摸怀里的佳人,看着金陵城的方向,有些担忧的说道。

    他家是一个商人家族,在金陵城这里开了几个大工厂,水泥厂、纺织厂、四轮马车厂等等,雇佣了几万工人,生意很是不错。

    说实话,他并不是很想和大家一起,在这大过年的时候闹出这样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工人们辛辛苦苦的给自己干了一年,自己也赚的很多,就该给工人们将工钱给结了,再发点奖金什么的,让大家都回去好好的过个年。

    可是江南地区的这些大商人、大士绅、大家族们聚在一起,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这过年的时候,不给工人们发工钱。

    这一方面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赖掉这些工钱了,大明的人工并不便宜,一个工人一个月至少也是有五两银子左右的工钱,一年算下来就要六十多两银子。

    手底下有个一两万工人,这就要发下去上百万两银子,如果能够赖掉这边钱来的话,无疑是一笔巨款。

    现在大部分的工厂都是没有按月发工资的,一般都是一年发一次,好一些的会一季度发一次,当然也有一些北方佬开的工厂、商行什么的,他们会一个月一发。

    但江南这边的工厂,大部分都是一年一发。

    对此,工人们也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意见,因为平时吃住都是在工厂里面,用钱的地方比较少,如果需要用钱也是可以去支取一些。

    这一年一发的话,钱还在账上,又不怕被人偷走,过年的时候再一起领回家里面去。

    当然赖掉工钱也只是大家的一个目的之一,真正的目的,其实还是为了想办法将南直隶的布政使王守仁给赶走。

    朝廷开征商税,王守仁原先就负责南直隶这里的税收征收,搞的江南的这些商人、工厂主、商行主很不好受。

    一直以来,江南地区就是最反对征商税,从当初刘晋改革税制,开征商税开始,江南这边的税收征收工作就非常难。

    他们历来都是不喜欢交税的,最喜欢的就是搞垄断买卖,以前的盐、粮、布、茶都让他们给几乎给垄断了,靠此赚取了超乎想象的超乎,对征商税,非常的抵触和抗拒。

    后来将王守仁调遣到江南这边来,征税工作才算是变的有序起来,但也因此得罪了江南地区的大商人、大士绅、大家族。

    本来大家是想办法想要将王守仁给弄走的,谁知道王守仁不仅仅没有被弄走,而且还成为了南直隶布政使。

    一下子,手握大权的王守仁更是大力的支持江南地区的税务衙门的征税工作,同时对江南地区的官场进行大力的整顿。

    这极大的刺激了江南地区的官员、大商人、大士绅和大家族,他们苦思冥想,于是就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,想要将王守仁给弄走。

    “过分?”

    “我们这算什么过分,他王守仁才是真的过分,这朝廷征税征的银子又不进他自己的腰包,他这样拼了命的跟我们对着干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哼哼,我们就是要给他找些事情做,到时候只要出一些事情,他就别想在南直隶这里继续待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曾清的身边,金陵水泥厂的东家张元霆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就是,就是~”

    “我们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憋屈过?”

    “以前的时候,我们做盐的买卖,一年大把、大把的银子进来,也不需要交什么税,给他们这些官老爷分点,你好、我好,大家好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倒好,我们做点小买卖,还要交税,这辛辛苦苦干一年,结果白白的将大把、大把的银子交到上面去了。”

    蒋丞也是跟着说道,他是这一次的发起人,家里面有几个大厂子,手底下有好几万工人。

    “还有那些个泥腿子,在以前的时候,只要有一口饭吃,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求爷爷告奶奶要给我们做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