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蜀汉之庄稼汉在线阅读 - 第1167章 岁月无忧愁

第1167章 岁月无忧愁

    前来祭拜丞相,并不是冯都护一时心血来潮,也不是为了避免与宫里发生直接冲突,更不是为了散心。

    当然,上面的原因,都有那么一丢丢。

    另外的一丢丢,则是顺便履行一下中都护的职责。

    他要过来视察一下武关的防备情况。

    武关在司马懿退出关中时,被魏军大肆破坏。

    虽然依靠蓝田以东的山势,也能勉强算是一道关卡。

    但终究是没有武关的险要地势让人觉得安心。

    所以在修复完潼关之后,冯都护又立刻让人修复武关。

    并派了句扶和孟琰两人同守此地。

    从山上下来后,冯都护一行人在丞相庙祠旁边的舍馆住下。

    天子迁都长安后,蜀地到关中的商旅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前来长安的商旅,大都习惯先到南乡的忠义祠祭拜一番,保个平安。

    然后再顺道走子午谷向北——虽然子午谷不适合走大军,但商旅却是无碍——如果时间充裕的话,也会到丞相祠祭拜一下。

    人流量增大,自然就会有市场需求。

    再加上蓝田又是正对着南阳盆地方向,随着汉魏这两年的平静期,也偶尔有人从荆州那边,走商洛道过来。

    所以在蓝田丞相祠这里,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聚集地。

    既然是小小的聚集地,所以聚集地里的客舍肯定也是小小的。

    冯都护一行人,再加上护卫,人数不少,客舍是住不下的。

    他们是在不对外人开放的舍馆住下。

    “拜见中都护。”

    驻守蓝田的孟琰闻讯而来,在舍馆的某个厢房见到了冯都护。

    自武关重新修复后,孟琰和句扶,一人守蓝田,一人守武关,半年一换。

    如今正好轮到句扶守武关,所以只有孟琰一人前来。

    “起来吧,我与孟将军,也算是老熟人了,这里没有外人,就不要这么多礼了。”

    冯都护指了指旁边的位置,“孟将军请坐。”

    当年冯都护出任越巂郡长史,孟琰正是名义上的太守。

    两个算是共过事。

    冯都护平定越巂夷人之乱,让越巂与锦城之间的大道重新恢复畅通后,曾无意中说起新建的无当营还缺一些特有的毒箭。

    孟琰当时还好心好意地帮忙寻找毒草。

    哪知冯某人借口拉练,直接就把队伍拉到汉中去了。

    弄得一心想要与冯都护搞好关系的孟太守差点心态不稳,忍不住骂了一句经典话语:

    “冯鬼王的话果真都是鬼话,一个字都不能信”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事都已经过去了。

    大伙要向前看。

    不过曾与冯都护共过事的经历,如今反而成了孟琰平日里吹牛皮的资本。

    只是吹牛皮归吹牛皮,但此时再次见到冯都护,特别是看到冯都护身边坐着左右夫人。

    孟琰却是不由地有些小心谨慎起来。

    因为当年在越巂的时候,孟琰可是见过关家四郎的。

    这关家三娘与关家四郎的关系,他自然不敢四处宣扬,但心里也是有所猜测。

    按理来说,关家四郎娶了自己的侄女,关系应该更近一层才是。

    但孟琰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。

    他与孟获虽说是兄弟,以前确实很不错,但自从丞相南征之后嘛……反正是不足为外人道也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想到这一层,孟琰这才变得有些谨慎拘谨。

    所以听到中都护这么一说,孟琰也不敢托大,仍是道了一声谢:

    “谢过中都护。”

    然后这才坐下。

    此番孟琰过来,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,只是把武关近年来的情况,跟冯都护详细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虽然有公文往来,但既然冯都护到了蓝田,自然是亲自当面汇报,更为清楚一些。

    孟琰说完,冯都护没有过多评价,只是略一点头,转而问道:

    “宛城那边的贼人情况如何?”

    “回中都护,荆州现在的刺史乃是毌丘俭,此人似乎颇有些军略,在武关道的东端,沿着丹水另筑起了关城。”

    武关道,起自长安,经积道、霸上、止阳、蓝田、峣关、上洛、武关、丹水、淅、丽等地至宛城。

    其中从峣关到丹水这一段,最为险要。

    失去了关中,武关离宛城又太远,且路途险远,所以也守不得武关,最后只能毁关而走。

    但面对关中的威胁,宛城又不得不在武关道东边出口处,严加防备。

    冯中都护听到毌丘俭这个名字,不由地笑了一下:

    “毌丘俭?这个人确实有些军略。”

    右夫人在旁边插了一句:

    “毌丘俭不是河东人士么?现在河东不少家族也算是弃贼归汉,有没有办法通过河东的家族,与此人拉上关系?”

    冯都护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恐怕很难。此人乃是魏贼的死忠,与那些世家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听到冯都护这般肯定的话,就连左夫人都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冯都护。

    现在正是魏贼人心不稳的时候,连魏贼的尚书令都能弃官来投,怎么阿郎就知道这个毌丘俭一定会忠于贼人?

    冯都护脸色如常,却也不多加解释。

    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。

    原历史上,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氏夺权专政,导致忠于曹氏的魏国将军不满。

    淮南发生了三场叛乱,分别是:

    王凌之叛、毌丘俭文钦之叛及诸葛诞之叛。

    史称淮南三叛。

    这三场叛乱很有名,所以冯都护比较清楚:

    这几人都是魏国死忠。

    现在的魏国,淮南都督是王凌,荆州刺史是毌丘俭,所以这两个军事重地皆是听命于许昌。

    “不过就算是他忠于魏国也无妨。”

    冯都护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,而是转而一笑:

    “就算是他再有军略,也不可能改变天地之势。丹水再险,能险得过武关?”

    “武关他们都守不住,沿着丹水,他们就能守住了?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他们的南边,还有吴人呢。”

    荆州乃四战之地,此言诚哉。

    特别是失去关中以后,原本是作为襄樊防线的支撑后方的宛城,一下子就成了前线。

    现在的宛城,有如昔日关老君侯镇守的南郡——此时此刻,恰如彼时彼刻。

    孟琰闻言,眼睛一亮,他低声问道:

    “中都护这是,有意从武关出南阳?”

    若是当真如此,那镇守武关的自己等人,岂不是有机会成为先锋?

    冯都护看了孟琰一眼,神色澹然:

    “今年春旱,虽说大汉不虞粮食之缺,但主要精力仍是要放在民生上,哪有时间考虑出兵的事?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关中一战,打光了这些年留下来的积蓄,民间就算是连续三年风调雨顺,也才能积蓄出一年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前汉实行征兵制的时候,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要在官府登记,但二十三岁才开始正式服兵役。

    为什么?

    就是因为二十岁算是成年,但要在家里耕种三年,这样才能给家里攒够一年的余粮,然后再去服兵役。

    这就是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。

    季汉现在可能要好一些,但仍是没有完全脱离这个原则。

    除非加赋税。

    关中之战才过去三年有余,但遇到这一场旱灾,百姓今年恐怕攒不下什么余粮。

    至少要多攒一两年——卖粮给吴国那是大户人家的事,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“魏贼虽然袭击武关的可能性不大,但你们仍是需要时刻注意打探宛城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冯都护叮嘱道,“这两年天下应该不会有大战,但以后肯定是会有的。”

    “汉吴互为盟国,约定平分天下,而荆州现在正是处于三方交汇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,哪一天吴国会请我们从武关出兵,帮他们打荆州呢?”

    万一哪天吴大帝不想当合肥战神了,转而把目光看向襄樊呢?

    独自攻不下合肥,那让大汉帮忙攻下荆州全部——以吴国不要脸的尿性,这不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孟琰闻言,不禁略有失望。

    不是出兵自己拿下宛城,而是帮吴国拿下整个荆州?

    那大汉出这个力,能得到什么?

    不过这种军国大事的决定,他也不敢轻易置喙,只得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祭拜完丞相,又确定了武关的守备已经完整,冯都护这才派人先把丞相夫人和孩子送回长安。

    而他自己,则是绕了一圈,又去了一趟潼关。

    然后这才转回长安。

    待他回到府上,已是七月。

    比冯都护早些时日回府的右夫人向他说了一件事:

    “太子前两日来了一趟府上。”

    “哦?过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冯都护这趟出门,虽然走得不太远,没有出关中,但感觉有些劳累。

    毕竟正值一年里最热的时候,光是呆在屋里都觉得让人闷热无比——如果没有冰鉴的话。

    “自然是认认门,顺便出宫长长见识。”

    右夫人一边给冯都护扇扇子,一边有些嗔怪地说道:

    “再说了,不管双双喜不喜欢,两人总得先认识一下吧?”

    冯都护躺在躺椅里,闻言斜眼看了下右夫人:

    “认门倒是能说得过去,但出宫走两步就能长见识?”

    冯府离宫里才几步路?

    换作别人家,或许太子在宫里见过的东西,确实算得上有见识。

    但我冯明文的女儿是什么人?

    小小年纪,从陇右到凉州,再从凉州到关中,现在连关中都转了好几圈。

    再加上府上的学问和东西。

    论见识,同龄人有几个能比得过她?

    很多时候,人们之所以容易被骗,就是因为见识太少,不了解某些东西和事情。

    以后不管是谁想要哄骗冯家女,光是见识这方面,就是一个绝高的门槛。

    这是来自冯岳父的满满恶意。

    不能骗,那自然就只能用真情打动了。

    “终究是走出宫看看外面了嘛。”

    右夫人还是要给自己的外甥说些好话的。

    “而且太子来的时候,正好看到府上的孩子在练武。我看他是颇为羡慕,就是不知阿姐愿不愿意太子也学武。”

    双双和阿虫已经十一岁了,阿顺九岁,都不算小了。

    至于三个小一些的,也有六岁了,正是开蒙和打根基的时候。

    再加上一个诸葛瞻,足有七个孩子,够开一个小班了。

    这么孩子聚到一起,自然是热闹。

    太子与阿顺年纪相彷,比双双和阿虫还要小一些,肯定也喜欢热闹。

    只是……

    冯都护有些奇怪地问道:

    “练武的时候阿虫和阿迟没挨打么?”

    右夫人失笑道:

    “我们出去这些日子,他们手脚都生疏了,哪有不挨的?”

    “太子不怕?”

    听到冯都护一说,右夫人也有些皱眉起来,努力地回想了一下:

    “好像,还真没有?唉,你这么一说,倒还真是奇怪。”

    冯都护哼笑一声,不语。

    可怜的娃,在宫里都被憋成什么样了,连挨打都羡慕。

    “笑得这般古怪,又在想什么见不得人的事?”

    右夫人不满地拿扇子拍了一下他。

    “能有什么见不得人?我是在想,陛下的子女也不算少,怎么太子看起来反而像是没有玩伴一样呢?”

    “哪能一样?”

    右夫人叹了一口气:

    “要说我这个外甥吧,性子倒是不坏,来府上的时候,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,行事倒也规矩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从他想要跟着府上的孩子练武看来,还是有一些血气的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阿姐就他这么一个儿子,平日里自然是宝贝得不行,再说了,宫里和府上能一样吗?”

    “寻常的皇子皇女,可不敢像府上的孩子一样玩闹。”

    冯都护奇怪地看了右夫人一眼:

    “你跟我说这些宫禁之事做什么?不知道这是外臣不能随意打听的?莫要害我。”

    “少给我装湖涂!”右夫人又是用扇子拍了一下,“说了这么多,我就不相信你听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宫里当真让太子到府上求学练武,你愿不愿意?”

    冯都护打了个哈欠,这大热天了,一躺下就想睡觉。

    “我无所谓,但皇后能舍得?我可提前说好,太子来这里,只能瞒着身份过来,最多也就是以宗室的身份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不想府上的孩子小小年纪,在自己家里,还要缩手缩脚。”

    “打闹也好,打架也罢,该打打,该骂骂,可不惯着。”

    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脱,不惹这个事。

    阿迟刚过来的时候,每次上门都是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。

    彷佛冯府就是地狱深渊,一入深似海,再也不能活着出来的那种。

    但冯都护是丞相的半个弟子,关将军又是丞相夫人的养女。

    两人代丞相夫妇教子,没半点毛病。

    太子可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就算再怎么提前说,但皇后心里最后怎么想,谁能把握得住?

    只是在亲事上,拒绝了宫里这么多次,要是现在连太子都不让上门,岂不是相当于明说就是不想让双双嫁太子?

    那可是欺君之罪——说好的只要双双喜欢就行,现在你又给我玩这一套?

    真以为皇后不能自称“朕”?

    “就算是宫里的先生,皇子皇女犯了错,该打也是要打的,要不然那就是先生的失职。”

    右夫人倒是觉得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而且她觉得太子这个年纪,跟同龄人多接触,未必不是件好事。

    “阿姐现在可能没有这个心思,但陛下可就不一定了。”

    右夫人小时候经常进宫玩,自然知道陛下小时候并不缺玩伴。

    因为那个时候,宫里有不少忠烈之后。

    如霍弋,就是被先帝收养在宫里,陪着陛下一起长大。

    陛下现在想要给太子找几个玩伴,也是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只是陛下能不能说动阿姐,这可就难说了……

    冯都护却是有些不太耐烦:

    “怎么管教太子,那是宫里的事情,你看着就好,不要沾惹太多。”

    一点都不沾惹肯定是不可能。

    斩不断的血缘,更别说两姐妹的关系从小就不一般。

    不过右夫人也同样理解冯都护的心理,她叹了一口气:

    “我明白。”

    “过几日,我打算去一趟北边。”

    “北边哪里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五原和平城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!”

    右夫人一听,立刻就断然否决了他的想法:

    “才刚刚回来,又要走,就不能在府上多陪陪我吗?”

    冯都护一怔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话?

    右夫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粘人了?

    右夫人赌气般地转过身去:

    “你走吧!走得越远越好!最好不要再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是怎么啦?”

    这小情绪来得莫名其妙的。

    “阿漠出生的时候你要外出征战,难道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,你也要不在我身边吗?”

    右夫人想起左夫人生双双和阿虫的时候,这个人就算不在身边,还留了催产诗。

    生阿顺的时候,则是一直守在产房外头。

    自己呢?

    却是什么也没有。

    实是委屈得不行。

    眼泪开始吧嗒吧嗒地掉下来。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原本懒洋洋窝在躺椅里的冯都护,顿时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:

    “有了?”

    “月事已经两个月没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莫不成老子的X染色体当真要翻身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,就是希望生个女儿。”

    “凭什么?我就是要生儿子。”

    “也行,生个龙凤胎,就像双双和阿虫一样。”

    正值黄金岁月的右夫人,正值身体最好的阶段。

    前面又生过一个,应该不用太过担心。

    “那还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右夫人这才满意一笑。

    冯都护伸过手,帮她擦干泪珠,叹道:

    “初见夫人时,正是鸟娜少女羞,岁月无忧愁时,这一晃,都准备要二胎了。”

    “鸟娜少女羞,岁月无忧愁”,正是两人初见,冯郎君送给张小娘子的句子。

    “去!”

    右夫人想起那时,脸上亦是略有羞涩地一笑。

    因为那个时候,她也同样送了冯郎君一句“巧言令色”。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