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蜀汉之庄稼汉在线阅读 - 第0651章 门路

第0651章 门路

    诸葛亮班师回到汉中后,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。

    征辟姜维入丞相府,任仓曹掾,加奉义将军,以示重视。

    与姜维一起被丞相府征辟的还有李遗,任参军。

    与姜维一起主动降汉的梁绪为礼治郎,梁虔并尹赏为中宫署令。

    迁南乡县令李球为汉中长史。

    县尉黄崇任南乡县县令。

    越巂督邮关索迁护羌从事。

    王训迁越巂郡长史。

    然后又上表大汉天子,称许慈为信学之士,建议天子任其为大长秋丞。

    同时还说自己需要在汉中治军讲武,以便再次北伐。锦城目前为大汉国都,不可无重臣,建议调李严回锦城,以中都护的身份署丞相府事务,并让向宠接任江州都督。

    在上表的同时,诸葛亮又令左将军吴懿率一部分将士回锦城,作为轮休。

    因广魏郡为曹贼所置,广魏二字,实为大逆不道,故改名汉阳郡。

    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,大多数人只觉得眼花缭乱,剩下那些少部分清醒的大佬,都在暗暗心惊,这一次,兴汉会当真是得了大便宜了!

    唯有极少极少的人看到丞相没有挟北伐大胜的威势回锦城,而是呆在了汉中,皆是暗松了一口气:“丞相当真如出师表所言:鞠躬尽瘁。实是汉之忠臣的楷模。”

    带着人赶到汉中的刘琰先是听到陇右封赏的内容,再得知丞相在汉中所做出的人事变动,脸色当场就变得惨白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就算自己的儿子能从南中那里出来,调到了陇右,那不就是放到了冯永的眼皮子底下?那和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陇右最大的官就是赵云,他的二儿子叫赵广,全大汉谁不知道赵广是冯永的金牌小弟?

    邓芝的儿子邓良,是锦城兴汉会的总负责人。

    马岱自己手里还有兴汉会的产业呢!

    除去上面这三个,接下来,陇右的最大实权人物就是冯永自己了。

    虽然是坐在堂上和丞相说话,但刘琰仍是有些失礼地不断走神。

    “威硕看上去是不是不太舒服?”

    诸葛亮注意到刘琰神色不太对,还关心地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刘琰勉强笑笑,“天气炎热,这一路赶来,实是有些吃不住劲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闻言,点了点头,“是啊,虽然已经开始入秋,但这热气一直未消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又想起了陇右,不禁叹了一口气,“汉中还好一些,虽然少雨,但总算是不缺水。可那陇右旱情,却实是令人担忧。”

    “丞相不是说冯明文制了水车,能缓解旱情吗?”

    刘琰刚说完这句话,就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,没事提他做什么?

    越说他,就越是觉得丞相看重此人,越是觉得儿子前途渺茫。

    “能缓解一时而已,若是诸水断流时,老天还不下雨,那就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身在汉中,但依然放心不下陇右那边。

    看到刘琰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,诸葛亮只当他是太过于劳累,便让他先去休息。

    刘琰浑浑噩噩地出得前堂来,心里想着,若是实在不行,那就趁着大伙把目光都看到陇右的时候,悄悄地想法子把儿子调回锦城算了。

    虽然儿子呆在锦城,可能会受人排挤,可能再无寸进,但至少也比在南中好。

    他正沉浸在思索当中,却是没注意到前头走过来一个人。

    只见那人看到刘琰,连忙站到一旁,行了一礼,“遗见过后将军。”

    刘琰这才猛地清醒过来,看到李遗正对他躬身行礼,连忙说道,“李参军无须多礼。”

    刘琰正要从李遗身边走过,看到他垂目肃手的样子,心头忽然一动,“李参军何来?”

    “回后将军,锦城那边又送过来一批粮食,遗已清点完毕,正要去禀报丞相。”

    李遗恭谨地说道。

    虽然知道李遗内心远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,但刘琰还是心有感叹,这世家子就是不一样,这般温文尔雅。

    看那个冯颠子,连尊老这种最基本的礼仪都不会。

    老夫好歹也是开国元老,你尊重一点老夫能死吗?

    “李参军这等年纪,就能得参丞相军事,当真是年轻有为。”

    刘琰继续搭讪道,甚至还有心情称赞了一番。

    李遗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刘琰,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,“遗实是愚钝,只是蒙丞相错爱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,李参军何须自谦?”刘琰越发地热情洋溢起来,“丞相岂是徇私之人?冯郎君、李郎君数人迁升,谁不知兴汉会是才俊汇聚?”

    “某最是喜欢与才俊畅谈。此次从锦城来,我还带了两个侍婢,长相可人,唱乐舞姿皆是不错。李参军若是近日有空闲,我欲请你一同欣赏,何如?”

    李遗这一回,更是惊讶了,他一时间搞不明白刘琰这反常的做法。

    “遗刚入丞相府,正是需要熟悉事务的时候,且丞相府这些时日诸事繁多,遗只怕难得空闲。”

    北伐刚过,抚恤善后之事,繁琐无比。

    再加上陇右旱情,调拨粮食。

    还有从锦城那边传过来的各项政务。

    李遗所说的诸事繁多,倒也没有在说谎。但其实更重要的是,如今兴汉会里头,谁不知道兄长与刘良有过节?

    毕竟当年兄长怒砸玉瑶阁之事,可是兴汉会亲自动的手。

    刘琰听了李遗所言,面露失望之色,嘴唇动了动,最终还是说道,“也罢,若是李参军得了空闲,某再来相请。”

    他身份尊贵,再加上又是好脸面之辈,这般邀请一个后进,已经觉得是自降身份,对方居然拒绝了。

    只见他勉强笑了笑,略一点头,便离开了。

    刘琰刚一走远,脸色就马上阴沉下来,咬着牙,入娘的要不是老子就这么一个儿子,老子堂堂一个后将军,会连脸皮都不要了,这么低声下气地求人?

    现在的年轻人啊,真特么地狂!

    这都是礼仪崩坏的结果啊,看来许慈说得对,要尽快重立太学,传先贤之说,让那些后进之辈,知道什么叫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

    这一边的李遗入内,向丞相禀报完事情,刚要退出来,只听得丞相突然叫住了他,“文轩,这两日你且准备一下,吾欲让你走一趟陇右。”

    “天子嘉赏北伐将士,留驻陇右的将士须着重抚慰,到时天使要亲自去一趟陇右,我欲让你陪同,更兼帮我去看看陇右旱情,如何?”

    李遗一听,连忙躬身道,“遗遵丞相意。”

    待李遗离开汉中丞相府,回到住处,思索良久,这才叫来下人,拿出一张名帖,“帮我把这名帖送到都乡侯刘将军处。”

    下人很快就拿着刘琰的名帖回来了,并传回话说,后日备下宴席,请李郎君赴宴。

    数日后,李遗陪同刘琰前往陇右。

    迎接天使的人员里,没有冯永。

    这并不是冯永故意怠慢。

    而是已经进入八月的陇右,抗旱才是第一等要紧大事。

    不但冯永没有前来迎接,就是陇右都督的重要辅官,邓芝都没有前来。

    大汉官员有大汉丞相诸葛亮的以身作则,官场上没有那种媚于上司,做事浮于表面的风气,埋头干实事的务实官员在丞相那里才吃香。

    冯永为什么屡屡受到丞相的青睐?

    就是因为他能给大汉带来好处,短短几年,大汉财政收入变得良好,粮食贮备充足,在籍人口爆发性增长。

    谋略、治军也都有独到之处。

    所以丞相可以最大程度地容忍他的其他缺点,这就是丞相的务实。

    即便刘琰是代表天子到来,看到迎接队伍里只有赵云带着廖廖几个官员,他也不能对此说什么,甚至还要表扬和鼓励。

    陇右在过了七月下旬以后,其实已经下了两场雨,雨量不大,若是换作以前,那根本就是老天对久旱的陇右开了一场玩笑,让人空欢喜。

    但对于此时的陇右来说,那就是救命雨。

    因为这两场雨至少可以让渭水维持住水位,不至于断流。

    进入八月以后,又阴了几天,本以为会有一场大雨下来,哪知老天却只是极其吝啬地落了几滴雨。

    冯永看着天上的阴云,恨不得打几炮上去。

    妈的换作后世,老子让你知道什么叫“一朵云彩也不许放走”是个什么意思!

    李遗找到冯永的时候,他看到兄长正叉腰站在渭水边上,脸色忧郁地看着天上云朵。

    这干旱的时间越久,所要补贴的粮食就越多,让他怎能不忧郁?

    “兄长!”

    李遗看到冯永,远远地就叫了一声。

    冯永这才发现正快步行来的李遗,脸上的郁郁之色这才消减了些,挤出笑容,“文轩,你终于来了!”

    兄弟重逢,那自是喜悦无比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眼前的旱情,冲淡了这份喜悦。

    冯永带着李遗走到渭水岸边的一棵树底下,那里摆着水壶和碗,还有两三张马扎。

    “坐。”

    冯永指了指马扎,自己先行坐下,兄弟之间没必要客气。

    然后又倒了水递给李遗。

    李遗接过来,没着急喝,他看着冯永一身紧衣短袖,脚上穿着草鞋,腿上还沾了一些泥巴,若是无视身上衣物的面料,看上去倒是有几分黔首模样打扮。

    当下就是感慨一声,“兄长为民如此,当真是辛苦!”

    冯永摆摆手,“在外人面前可以说是为民如此,但在你面前,就不须客套了,我这就是图个行动方便。”

    身上的衣物看起来简朴,但实际上这衣服的面料,一般人家可用不起。

    敢用这等面料做成这种衣物的,就是富裕一些的人家也不敢这么糟蹋。

    “前几日就得到消息,说你要过来,我可是日盼夜盼,就盼着你给我带来好消息,说吧,粮食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兄长放心,兄长一声令下,兄弟们岂有不全力以赴?”李遗微微一笑,“南乡那边已经准备完毕,过两日粮食就要运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锦城和越巂那边,也已经在路上,兄长所定下的粮食数目,只会多,不会少。”

    冯永听了,长吁了一口气,“那就好。回去的时候跟兄弟们传个话,说只待熬过了这段时间,自会有回报。”

    “即便是兄长不说,兄弟们又岂会懈怠?”李遗眼中闪着亮光,凑过来低声说道,“听到兄长任护羌校尉一职,兄弟们都快要发疯了,恨不得人人亲自送粮来陇右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会里的兄弟,哪一个不是宴席不断?听说一品楼被连续包了三天场子。更别说慕娘子那里,听说门槛都被人踢断了,气得她当场闭门谢客。”

    冯永可以想像得出当时的疯狂状况,“这些都是参与了毛纺工坊的人家吧?难道就没有人趁机抬高粮价?”

    “那自然是有的。”李遗一说起这个,眼神更是亮得快要发出光来,“兄长,我们要不要再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,用手一抹脖子。

    “算了,这一回就由他们去吧,你回去告诉李慕,这一次,筹备好足够的粮食就行了,不要再割了,先让他们缓一缓。”

    冯永自己揭开用布盖着的碗,小心地倒了一碗水,咕咚喝下去。

    “割?”李遗有些听不懂冯永所说的话。

    “割韭菜啊!”冯永放下碗,一手在上,一手在下,皆作虚抓状,然后比划了一下,“你割过韭菜么?拿着刀子随意这么一割,就能割下一大把。”

    “割得再厉害也没事,只要它的根还在,过不了多久,又会长起来。现在我们已经割了好几次了,这次就给它浇浇水,以后有用了再割。”

    李遗看着冯永那无比自然的神情,突然就打了个寒颤,兄长这是……把蜀中的那些人当成了种在自家园子里的韭菜啊!

    然后想起那些上吊跳河跳城墙的人,他也不知怎么的,竟是一阵略带着恐惧的兴奋。

    蜀中耕读传家的世家们,渊源最远者,也有数百年风流了吧?

    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这么被兄长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,兄长师门的学问,果真是高深莫测。

    想起自己竟然能亲自参与这种宏大的布局,即便在世人眼里高高在上的世家们,也只不过是在自己的俯视之下。

    李遗的身体就不禁在微微颤抖,他觉得自己终于能窥探到一丝山门高人看待人世间的视角了。

    果然是,如同看待蝼蚁一般。

    说起蝼蚁,作为堂堂大汉元老之后的刘良,在兄长看来,应该也只不过是一只蝼蚁吧?

    “哦,对了兄长,还有一事。”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    “刘琰想给他儿子求个门路。”

    “刘琰?”冯永想了想,“他儿子是叫刘良吧?我记得他不是在帮陛下做事么?”

    其实冯永和刘良交集不多,但因为张星忆的关系,这为数不多的几次交集,却是令人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有了汉中冶的甜头,宫里在前年又趁着势头,开了一个南中冶。

    后来么,权贵们都在劝说刘良,南中冶真的挺不错,建议你去那里看看。

    于是刘良饱含感动的泪水,在众人的殷殷叮嘱下,收拾包裹上任去了。

    冯永发誓,这事跟他真没关系,当时他还在牢里唱《铁窗泪》呢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听说刘良去了南中后,差点死在了那里。此次北伐大胜,陇右多出不少空缺,刘琰就想给他儿子找个门路,放到陇右来。”

    兴汉会里谁都知道冯永跟刘良不对付,李遗这个时候提起这事,肯定不是为了让冯永不高兴。

    冯永也知道李遗不至于这般没眼色,他微微皱眉,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李遗。

    果然李遗压低了声音说道,“丞相特意叮嘱了小弟,让小弟陪同刘琰前来陇右。”

    丞相?

    冯永一愣,丞相没事吃撑了?还有心情管这点闲事?

    冯永摸了摸下巴,也不对,能让诸葛老妖亲自关注的事,哪有小事?

    《易经》中“知几其神乎”的境界,冯永自认这辈子是没指望达到了,但“夫风生于地,起于青蘋之末”这句话,他还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这两年多来,刘良差点挂在南中,诸葛老妖都没吭气,现在突然这么反常,那就肯定有事情要发生。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