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逆流启明(大明世祖)在线阅读 - 第七十四章铁路畅享

第七十四章铁路畅享

    对于铁轨马车的构想,也叫做马拉火车,早在南下北京时,就已经在皇帝的脑海中迸发。

    不搞火车,还是穿越者吗?

    就像是抬枪一样,作为冷兵器时期的绝对杀手,放在热兵器时代是不上台面的。

    马拉火车也一样,在工业时代根本就不值得一提。

    但没办法,如今还只是封建时代,真正要等到工业革命,还得到十八世纪中后期。

    马拉火车,就是妥协的产物。

    毕竟蒸汽机这个玩意儿,如今还只是雏形,一直在慢慢的改进。

    但是朱谊汐等不起。

    从东至吉林,西到吐鲁番,北到阴山,南至南海,如此辽阔的土地,都由他在位时期拿下。

    统治成本高,导致维持住也很艰难,毕竟太大。

    所以火车是必然不可缺少的一项东西。

    火车头既然要等,那就先把铁轨加好。

    枕头,铁轨,火车头,火车的三要素。

    火车头不行,那就先用马拉火车来凑合,等到时机成熟,蒸汽机可以应用的时候,就可以水到渠成,完全没有阻碍。

    当然,据朱谊汐所知,最初的轨道并不是铁的,而是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。

    后来又出现了在英国煤矿十分常见的木头做成的轨道,当然,那时候在上面行驶的并不是火车,而是马车。

    燃文

    这些他都不会考虑,而直接用上了铁轨。

    反正随着煤矿的大肆开采,燃料不再收到限制,遵化铁矿产量还挺可以的,自然要用铁轨。

    为了得到更多的铁,他甚至放开了铁厂的运营,从而刺激更多的民间资本涌入。

    当然不出意外的话,大多都是官僚、贵族们参与。

    对此皇帝毫无意外。

    没有新贵族,怎么来替代旧贵族?

    英国所谓的革命,不就是贵族之间出了内奸吗?克伦威尔本来就是贵族出身。

    历史规律就是这样,揭开旧王朝坟墓的,往往都是自己人,唐之隋,袁之清。

    “先从玉泉山到北京,然后从玉泉山到宣府,再到大同。”

    朱谊汐望着地图,心中勾勒起了大明王朝的铁路布局图。

    在生铁产量还不够的情况,铺设边疆的铁路,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京城内部舆论对铁轨之事,好奇者甚多。”

    张祺笑着说道:“在听说只要几枚铜子,就能在马车上遛一圈后,许多人都愿意,这比租车便宜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必然。”

    朱谊汐的精神被拉回来,他扭过头,看向张祺:“只要在京城中普及开来,那些百姓们接受铁路,知道了其方便,自然就会传递到天南海北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就不愁销路了。”

    没错,一开始朱谊汐就没完全把铁路当做军队专属,而是准备放宽到民间,让百姓们领略到交通发展的魅力。

    只要收到钱了,能够回本,那么内务府就不会亏钱。

    到时候陈年累月,源源不断的收钱,足以让铁路一条条的布满整个中国。

    利益,才是永恒的,才是永动机。

    况且对于皇帝来说,掌握了一条条的铁路,就相当于掌握了一条条的财路,初期的成本虽然大了些,但架不住日积月累收钱。

    “若是开放到民间,仅玉泉山至北京,每天的往返,就能坐收几百块呢!”

    张祺眯着眼睛,细细地说道:“北京城的王公贵族,约莫十来万人,都吃的是玉泉山上的泉水,仅仅一桶水收十个铜子,每天不得上万桶?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是。”

    第一条铁路就能盈利,朱谊汐也是很开怀。

    “修一里铁轨,需要多少钱?”wap.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,如今北京城每斤生铁,价值十个铜子,一里的话起码得消耗二十万斤,那得是两千块银圆……”

    张祺随口说道,一串数字从他的口中蹦了出来。

    可以想象,随着用铁的增加,铁的价格必然就会增高,其成本也会越发的高昂。

    不过相比较未来的收益,这些又不值得一提了。

    预估下来,从玉泉山到北京城,半年就能回本,剩下的都是纯赚。

    皇帝的手指突然指向了地图。

    张祺的目光随着手指而动,京师,天津府,来回转悠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是想?”

    看到天津府的名字,张祺瞬间心跳加速。

    从天津到北京,不过三百里,但因为海运的因素,跨越的商贾不计其数,拉载的货物成千上万。

    可以说如果修建一条铁路的话。其盈利不可估量,起码也是玉泉山的十倍以上。

    这哪是路,这分明就是用金山银山扑救而成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张祺满脸里嫉妒,这要是有他经营该有多好。

    “这成本,该有多少?”

    朱谊汐眯着眼睛,直接问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不需要直接修到天津。”

    张祺走近两步,受到宦官们的眼神警告后,这才回过神来,颤抖了几下。

    皇帝摆摆手,示意过来。

    他这才抬头,用手指着天津,说道:“海商们从大沽口上岸,租赁船只运到三角淀,再直接通过运河,来到崇文门卸货。”

    “最拥挤的,就是从三角淀到崇文门一路,运河水浅,且窄,多有堵塞,通过的船只又极多,收税的关卡也多,由此大为不便。”

    “而要是在三角淀,沿着运河修一道铁轨,铁路,只要两百里左右,就能运送一大批商人。”

    “等等,你说商人?”朱谊汐突然打断,不解道:“货物呢?”

    “陛下,马的运力不足,拉一些人就罢了,货物只能捡轻便,那些重的只能走运河了。”

    张祺轻声解释道,心里到底有一些无奈,皇帝还是不怎么亲民啊!

    “只要那些商人们先抵达北京,货物交友管事押送即可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的话,仅仅是运送进京赶考的举子,以及来往京师的官宦商贾,就能有个不少的收入……”

    明白了,还是得蒸汽机能真正的应用上,运力才能大规模放开。

    张祺忽然感觉皇帝安静下来,抬眼一瞧,人家正在看着地图呢。

    不过,张祺却越看越胆颤心惊。

    皇帝的目光从北京移到的辽东,再从辽东移到了南京……

    钱,大量的钱财将从内务府而出。

    章节报错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(大明世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