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梦入红楼之薛蟠在线阅读 - 第234章 破防

第234章 破防

    江南大营的人显然想得有些多。

    奉圣夫人以前的地位倒是很高,但是那也是以前。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,一朝天子一朝臣。

    太上皇在的时候也就罢了,不管是真的有感情,还是为了面子,为了利益,太上皇都会保他们。

    可惜,太上皇驾崩了,当今和他们只有怨,没有情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都是见风使舵的人,于是生生的演绎了墙倒众人推。

    得知奉圣夫人惊怒而亡,当今确实有些责怪江南大营的人。

    但是这种责怪和他们想象中的责怪却有些不同。

    当今的责怪不是因为奉圣夫人的身份,而是因为她死得太过干脆便宜了她。

    显然当今的气量有些小,他本来还想着将奉圣夫人押解到京城,亲自看看她落魄,甚至斩首的模样。

    显然,这怨气,也是当年结下的。

    太上皇还在的那些年,江南甄家可没少给他添堵。

    善恶到头终有报,只是来迟与来早。

    就如同贾家,若是贾母死了,赖家又没有离府,你看看贾赦等人收不收拾他们。

    这些长辈面前得脸的丫头婆子,就如同宰相门前七品官一样。

    狐假虎威,便是不受宠的主子还要称呼他们一声赖爷爷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贾家,不是皇家。

    不然甄家恐怕早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太上皇能够称呼奉圣夫人一句吾家老人,但是他们要是真的觉得自己就是皇帝的长辈,那就是自寻死路了。

    当然,现在也没有好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略过甄家不提。

    毕竟,眼下,最关键的还是边关入侵。

    现在,抄了甄家,钱财暂时也够了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甄家经营江南几十年,真的是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

    想想一个清知府,三年之中都能捞取十万雪花银,就更别说甄家这个在江南这个膏腴之地,搜刮了半个世纪的家族了。

    抄出来的东西,真的是让皇帝又是痛恨,又是眼红。

    从甄家抄出来的东西,不说,这头到了京城,那头还没有完全离开金陵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以至于皇帝都想着是不是再找个借口,抄几家?

    当初从忠顺王府抄家都没有得到这么大的收获。

    甄家真的是死有余辜。

    不知道是不是感应到了皇帝的这个心思,朝堂之上,瞬间便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。生怕自己被当做下一个甄家。

    好在,皇帝还比较清醒,也有大臣在一旁敲边鼓,这个时候,还不是时候,边关告急,不要节外生枝。

    不过,即便如此,也让大家流了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对于皇帝,他们明面上自然是不敢有什么怨怼之心的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甄家这个罪魁祸首,他们就没有什么好说的。

    本来还有人和稀泥,有人为甄家求情,现在统统都变成了要对甄家严惩严判。

    对此,当今不由得冷冷一笑,坐在龙椅上冷眼旁待,俯瞰群臣。

    果然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

    他自然是不会放过甄家的,但是这些叫得欢的人,他也要好好省视省视。

    现在不是时候,但是等现在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,当今依然不会手下留情的。

    虽然他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清则无徒,但是他眼中更是容不得沙子。

    尤其是这些人尸位素餐,还在薅他的羊毛,就更是让他难以忍受了。

    从来之后皇帝薅别人羊毛,哪里有被人占便宜的道理?

    不过,当务之急,还是解决闭关问题。

    随着钱粮到位,粮草也到位了。

    而召集过来的兵马也纷纷就绪。

    于是,一队一队的人马便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之下,朝着边关开拔了。

    可惜,还不等他们到达战场,一个坏消息便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之前就说了草原这边,全民皆兵,都是马背上长大的人,马匹这些不要太多。机动力完全不是中原的人可以比拟的。

    因此,即便是他们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草原的入侵,及时的做了布防。

    但是到底还是低估了这一次草原入侵的强度。

    再加上之前粮草短缺,耽搁了一些时间。

    所以,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,被塞外胡人一口气冲破多重关隘,差点酿成门户大开的惨剧。

    当然,这其实也怪不得边关的人。

    毕竟,他们也严防死守了,武备也并没有荒废。

    但是架不住人家是以有心算无心,再加上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防御了东边,对方从西边来,防了南边,对方从北方来。

    最后,弄得边关的人顾此失彼。

    再加上,这些年没有大的战事,边关虽然还好,每年小型战役不断,经验不缺,但是也只是和京城那些没落的勋贵相比,相比真正刀口舔血的草原胡人,自然是没落了。

    能够在连续破了几个关卡之后,还能站稳脚跟,重新构建防线,已经说明他们不是酒囊饭袋,殊为不易了。

    可惜,这些在当今,在京城的人看来,却还是不够,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他们根本不考虑其他,他们只是看到了边关的人败退了。只这一点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平时耀武扬威,看不起内陆的兵马,现在不也现原形了?

    当即,皇帝一怒之下,连撤销了边关好几位守卫大将的官职,要不是现在情况紧急,临阵换将不好,也怕逼迫太紧了,对方来个反戈一击。

    所以,只是撤职,还允许戴罪立功。

    不然,恐怕直接就是押解回京,择日斩头。

    不管皇帝多么愤怒,喝骂边关将领的无能,但是现在的当务之急,还是抵御胡人的入侵。

    可是,放眼朝堂之上,有这个能力的,却是寥寥无几,而且,都七老八十了。

    大部分的勋贵武将,几乎都在吃老本,熬资历,或者如同贾家那种转武为文。

    这要是让他们上战场,且不说他们愿不愿意,敢不敢,就算是去了,最后恐怕也是送人头的命。

    武将不行,文臣自然也不行。

    不是什么人,都能如同闻仲那种,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宋朝之后,文武双全的人,几乎没有了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是皇帝想要扫清勋贵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们自己无能也就罢了,关键还把持着武将的升迁,占着茅坑不拉屎。

    以至于如今,朝堂之中居然没有可用之人。

    当今心中又给勋贵狠狠地记了一笔。上世纪的梦入红楼之薛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