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春满京华在线阅读 - 春满京华 第217节

春满京华 第217节

    老爷子生情并茂,说了许多。

    这些话也正是江意惜想说的。

    老神医可以选择不给哪些人看病,实在没有必为了前朝而仇视当朝,这样很容易招祸……

    而且,前朝末代皇帝是个暴君,那时苛捐杂税众多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比晋和朝这几位皇上差远了。

    老爷子也知道这个理儿,子孙没少劝他,但他就是拐不过弯。今天孟老国公一席话,让他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见老爷子如此,江意惜也低声劝慰了几句。她没说皇帝的好,而是说起了老国公。

    “师父,十年前西元国攻打晋和朝,是我祖父带兵打退了鞑子,让黎民百姓免遭生灵涂炭。他是忠臣良将,深受百姓爱戴。师父不能因为恨晋和朝的开国皇帝,就牵连我祖父。那些过往早已逝去,该揭过了。”

    江洵也笑道,“孟祖父很是威风厉害,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他如此低声下气。呵呵。”

    老神医侧头望向窗外。物过人老,千载不变的是白云悠悠,绿水长流……

    自己还执着什么呢?

    纠结老头儿的心结终于打开。

    他展眉笑了两声,说道,“是老夫着相了,洵儿代我把老国公请进来。”

    江洵喜滋滋出去把老国公请了进来。

    江意惜已满上两杯美酒,两个老头儿举杯饮尽,一笑泯恩仇。

    江意惜又给他们满上酒,自己回上房吃素。

    两个老头边吃边说,相见恨晚,到了未时才吃完,都喝醉了。

    江洵和几个下人把他们服侍上床歇息。

    到了晚上,孟老爷子要跟沉老神医促膝谈心,一定要赖在扈庄住。

    扈庄地方不大,江意惜住在内院,除了江洵能住内院,那两个老头儿都不好住进来,只得两人住一间。

    第二天,老爷子让人把他的东西和啾啾搬来,在扈庄住下来。

    扈庄更热闹了,每天都有好酒好菜,两个老头过得极是惬意。品茗下棋吃美味,再赏赏花,逗逗猫和鸟……

    江意惜兑现诺言,给李珍宝写了信,换着请了两位厨子来扈庄做菜。名义是给老国公做菜。

    江意惜抄经茹素满十二天,曲德妃的心疾好多了。平王赏了以杨御医为首的几个御医,平王妃又让人送了礼物去成国公府和扈庄。老太太遣人给江意惜送信,让江意惜继续茹素抄经,直至德妃娘娘病愈。

    江意惜在这里过得非常开心和充实。只一样,闻着美味吃不上。

    第378章 心病

    七月初,孟老太太由孟辞墨陪着去孟家庄看望老爷子。

    这当然是托辞,她实际上是来了扈庄,请老神医看了宿疾。

    老神医说她的宿疾得到很好地控制,还是给她开了药调理,又亲自施了针。

    得传说中的沈老神医亲自施针,让老太太开心不已。回去后的几天都精神亢奋,觉得身体一下好了起来。

    之后,又悄悄把李珍宝接了来,理由是江意惜想她了。

    江意惜悄声告诉李珍宝老神医的真实身份,并让她保密。

    李珍宝喜笑颜开,一连住了三天,做的菜品顿顿不重样,尤以河鲜和海鲜居多。

    她不能吃肉,又馋又不能吃的样子让两个老头于心不忍。

    李珍宝的手艺并不比食上厨子好,但因为她是食上的创始人,又身份高贵,老神医吃得开怀。不仅给她开了药,连施三天针,还应她的请求给她长辈开了补药。

    长辈当然是太后娘娘,没有明说。

    老神医也猜到是谁,没有二话地开了。

    心中没有了恨,没有了那个执念,轻松多了。

    一晃到了七月中,曲德妃的病大好。

    曲德妃也知道了给自己治病的人实际上是沈老神医。

    她听平王妃说了她犯病后平王差点情绪失控,又想到儿子去皇陵后的性格变化,着急又难过。

    儿子之前一直脾气温和,非常孝顺,也没有争强好胜之心。

    性格变化是那次自己被赵贵妃和英王设计,被太子调戏,被皇上冤枉,最后被降分位,母子再被赶去皇陵。

    儿子觉得自己没用,才让母亲受了奇耻大辱。

    去皇陵后儿子开始谋划,誓要登上大宝,杀死仇人。

    他表面脾气依旧温和,可一旦发怒就像变了一个人,身边服侍的人多次受伤,连劝诫的平王妃也没能幸免,好几次都是自己把儿子从愤怒中唤清醒。

    平王清醒后又异常后悔,会补偿受伤的下人,对平王妃也更多了几分疼惜。

    他跟母亲和妻子说,他一暴怒就头脑空白,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无法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。还让她们放心,他会慢慢调节自己,尽量不发怒。

    曲德妃和平王妃都觉得,平王应该是得了某种心理疾病。但这种话不好明言,深深埋在心里。

    曲德妃怕自己哪天死了,没人劝解儿子,儿子犯病怎么办。这件事,她只悄悄跟兄长曲澜透露过,目的是想请兄长在外面找没有治能这种病的大夫。

    平王妃更是暗自惶恐,若将来婆婆不在了,王爷没控制住情绪,发怒怎么办。平王的病她连娘家人都没敢说,曲德妃病重的时候跟孟辞墨说了一下。若王爷真的犯病造成什么后果,孟家也能帮忙。

    这天,孟辞墨进宫看望曲德妃,实际上是拿“秘药”进去。看到曲德妃已经能在屋里自由走动,很是开心。

    说了几句话后,皇上有事召见平王,平王急急去了。

    曲德妃退下左右,悄悄给孟辞墨讲了平王的症状,让他去问那位老神医,有没有可以控制情绪的药。

    孟辞墨想起江意惜手上的西雪龙,没好直说。垂目说道,“卑职去问问老神医。”

    曲德妃温柔地点点头,悄声道,“这是熙儿的秘密,不愿意为外人所知。熙儿睡眠一直不太好,就以治疗睡眠为由,药是治睡眠的,这事由我跟他说。好孩子,你要记住,万不能让熙儿知道你知晓他得过那种病,哪怕他病好了。他病好,是他毅力顽强,自己克服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唉,伴君如伴虎,本宫在皇宫呆了那么多年,也是在被赶去皇陵后才真正明白过来。之前再好,只要登上那个位置久了,一切都会变。若熙儿真的有一天登上大宝,你更要谨言慎行,顺着他的脾气……”

    孟辞墨没想到曲德妃能跟他说这些话,心里一暖,抬眼说道,“姨母,谢谢提点。”

    这是孟辞墨第一次叫她“姨母”。

    曲德妃眼里涌上泪意,慈祥地看了他片刻,又道,“都是因为本宫,妹妹才年纪轻轻就死了。本宫对不起她,也对不起你和月丫头。

    “本宫更对不起熙儿,是本宫没本事遭人暗算,他才变成那样。唉,皇宫里的富贵,是数不清的白骨堆出来的……”

    曲德妃的病好了,七月二十那天,孟辞墨亲自去扈庄接江意惜回府。

    老国公早说了,天气热他不愿意回去,会住到天气凉快再回。

    江意惜知道今天孟辞墨会来接她,她正带人收拾屋子。

    她不住这里了,老国公和老神医便能住进内院,分别住东厢南北屋。

    扈庄后的两排房子也建好了,是下人和护卫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孟辞墨跟老神医说了曲德妃的话。

    依然没提曲德妃和平王,只说一个对孟家有恩的亲戚。

    老神医道,“那明显是心病,有些像失心疯,还好不是很严重……西雪龙治心病最佳,可惜我目前没有。用其它药也不是不能治,但时间用的久。”

    江意惜笑起来,“可巧,我正好有西雪龙,是愚和大师送我的。”

    孟辞墨已经把西雪龙拿来了,从怀里取出交给老神医。

    老神医打开油纸包笑道,“真的是。老夫三十几年前曾经得到几条,都用完了。有了这种药,再附以施针和情绪安慰,很快能治好。”

    孟辞墨说道,“施针不可能,他不方便出京。”

    至于情绪安慰,还好德妃娘娘的病已经好了。她性情温婉,言语温柔,平王又极孝顺,她的话平王能够听进去。

    老神医道,“三只够了,给老夫留一支。”

    江意惜不可能不给。

    老神医开了药,又把三只西雪龙加艾片一起捣成粉,用小木片刮分成三十分,包好。

    “每次熬药加一份,连吃三个月的药,应该能好了。若是没好,那就不是药物的原因,老夫也没法子。”

    孟辞墨大喜,抱拳谢过。

    江意惜回去,还要带走许久没归家的花花,两个老头很不舍。

    把他们送至官道旁才止步。

    第379章 分家

    转眼三个月过去,已是十月中。

    在愚和大师的带领下,江南、湖广一带种出高产农作物,大大缓解了灾情。这件大事会惠及整个晋和朝,让皇上和文武百官及不自禁。

    孟老国公和沈老神医依然住在扈庄乐不思蜀。期间,老爷子只在八月十七、九月初六回家两次,一次是小音儿满周岁,一次是四孙子孟辞晏娶媳妇。

    老神医把喜欢吃的美食尝完三遍,还舍不得走,又列出想尝第四遍的。

    平王的失眠症也治好了,人长胖了不少。

    曲德妃招江意惜进宫时说,这段时间平王没有发过脾气。当然,这几个月也没什么让平王特别生气的大事发生。药已经停了,曲德妃还会继续开导儿子。

    十月初十,在江意珊出嫁前夕,在江伯爷和三老爷的强烈建议下,江家私下分了家。

    老太太跟大房生活,三个房头继续住在武襄伯府,老太太死了以后二房、三房再搬出去。

    分家的起因是大房和三房在钱财上起了争执,不愿意再在一个锅里舀吃饭。有一部分的确是这个原因,还有就是当初江伯爷对孟辞墨的承诺,同三老爷一起跟老太太唱了一出戏。

    老太太不愿意,却也不愿意疼爱的大儿子和三儿子起龃龉,更怕兄弟失和传出去,影响他们的好前程,咬牙同意。

    前院和后花园、马厩共用,内院大房占地一半,二房和三房共同占一半。二房人少,目前又没有女主人,内院占地比三房还小,只有江意惜之前住的灼院和隔壁江意柔院子及周围一片地方。

    除了本该给江洵的四千两银子聘礼,另分了六千两银子,八百亩地,摆件若干,四房奴才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听着多,但娶了媳妇,再买个宅子,也剩不了多少。而且,老太太当初帮江洵“代管”的礼物也有一半未交出来。
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