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历史小说 - 带着别墅穿八零在线阅读 - 带着别墅穿八零 第396节

带着别墅穿八零 第396节

    他们之前和胡余生一起出来讨生活的,也一起租在这里,帮着梁家干过两次活,也跟着胡余生去梁家吃过几次饭,所以都跟着胡余生喊的人。

    “我听胡余生说张老伯打算卖这里的房子,这事你们知道吗?”苏舒走进去以后直接问。

    “嫂子是要买房子吧?张老伯在这呢。”小伙子笑着说:“嫂子,这是张老伯两个月前就和我们说了,让我们有空去别处打听房子,他有卖房子的念头的时候就和我们打了招呼。”

    苏舒这才笑了,点点头,随口又问,“对,我是打算买房子,老家亲人打算来农场发展。那你们房子有眉目了吗?打听到了吗?”

    “没呢,白天忙活,晚上到处走走,但是最近农场房子不太好找,特别是我们这样的。”小伙子挠挠头,“我们没固定工作,很多人不太愿意和我们合租。”

    说来是难为情,那些人怕他们这些人是街溜子,也怕他们这些人手脚不干净,也怕他们工作不稳定,租个三两个月就不租了。

    农场现在的房子不愁租,房主都会挑选租客。

    而且这两年房租也越来越贵,也就张老伯他们人好,这些年也没涨过他们房租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话他们没有和苏舒说,自家该愁的事犯不着让别人一起愁。

    “嗯,你们先忙,我们一会儿再聊。”苏舒也知道这群年轻人的辛苦和为难之处,所以她一进来看大家还住在这里,第一反应就是问他们知不知道房子要卖。

    怕张老伯要卖房还舍不得租房的房租瞒着他们。

    张老伯和他妻子之前没住在小河街,等他们搬回来的时候,苏舒一家已经去京市上学了,所以张老伯两夫妻和苏舒不如小河街别的邻居熟悉。

    “老伯,您这房子您打算怎么卖?”梁振国问。

    张老伯竖起一个手指,“都是小河街的邻居,我就不和你来虚的,最低一千二百块钱。”

    梁振国朝着苏舒点点头,如今农场经济起来了,相对应的房租贵了,房子自然也卖得贵了。

    张老伯这房子大,一千二百块钱确实不是虚喊的价格。

    “成,那明天早上一早我们去办手续,我明天早上把钱准备好。”

    对方爽快不喊价,苏舒也不和对方砍价直接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张老伯您和婶子这边卖了房子去了海市那边,要是那边能遇上合适的,就把钱拿去买房子,您二老有退休金,够您二老用了,倒是您儿子那边单位分的房子估计不大,您二老去了那,自己买一套住,以后您孙子大了,也不怕一套房子住不开,一转身总碰着自家人。“

    苏舒可以大言不惭的说,单位分房福利,目前而言农场绝对是全国数一数二好的地方。

    除了农场,厂里单位分的房子也就三四十平方,厂里职位高一点的领导六七十平就算是不错的了。

    张老伯儿子儿媳也只是普通职工,还混不上独栋房子或者三居室的那种福利房。

    正在厨房做饭的张婶子走了出来,笑呵呵的应下。

    “谢谢苏老师还能给我们两意见,你们读书多,见识广,年轻人总比我们懂得以后的发展,我们听你的。”张婶子热情邀请苏舒,“晚上一块吃饭?”

    “婶子不觉得我多管闲事就好,您觉得有道理,到了海市就多打听房子的事,早点比晚买好,饭我们就不吃了,我姥姥他们做了饭呢。”苏舒摆摆手,人家愿意听,苏舒就愿意多说两句。

    “我和小林他们几个聊一会儿,婶子您忙,不用管我们。”苏舒说着话就挽着梁振国的胳膊往小林他们几个那边走去。

    小林他们在这边的厨房做饭,看到苏舒和梁振国进来,问了句,“嫂子你们坐,你们聊完了?”

    苏舒和梁振国在院子谈买房的事,他们几个识趣的走了,没留在前头听。

    “聊完了,说好了明天给钱然后去办手续。”苏舒结果椅子坐下。

    小林有眼力见,一看苏舒坐下了就知道苏舒这是打算和他们聊一聊了,他转身去给苏舒倒水,还打算往里加快冰糖。

    第723章 好点子

    苏舒看见了,连忙喊住,“小林,白开水就行,怀着孕,要控制糖分摄入。”

    小林不好意思笑了笑端着白开水过去。

    “你们最近工作怎么样?好做吗?”苏舒接过水喝了两口才放到桌上去。

    对于胡余生这些同村的年轻人,苏舒心里还是想多照顾一些。

    她和梁振国刚搬来小河街的时候,是胡余生带着这些小年轻帮她忙上忙下干了那些脏活累活,平时他们回了老家,也会常给苏舒送一些自家地里种的新鲜粮食和菜。

    不说值钱与否,主要是这一份心意难得。

    这些人这么些年了,也从来没有找过她和梁振国帮忙,都是一群实心眼又踏实勤劳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“嫂子,这些年我们日子比刚从村里出来好过的不知道多少,农场活很多,我们这些打零工的只要勤劳肯出力,不愁找不到活干,这几年攒了些钱寄回老家,我爷说,等明年春天我们家就能盖新房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很好啊。”苏舒也替他们高兴。

    只是这群年轻人和胡余生还是有点不用,他们的学历不如胡余生。

    胡余生是去了部队以后还有继续学习,又在部队上历练过几年,他们这些年轻人只上过几年学,所以胡余生能走的路他们走不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以后有什么别的打算吗?还是想着一直打零工?”苏舒问。

    “嫂子,不瞒您说,我们最近是有点别的想法。”这要是换一个人问,小林他们指定不好意思说他们最近商量的事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知道苏舒不会笑话他们,她既然问了,就是真的在关心他们以后的打算,所以小林就直接说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都知道农场那些摆摊只要味道好都赚钱,所以我们也想着去做点什么。”小林不好意思的笑着,“打零工虽然只要每天都上工一个月也能挣个四十来块钱,勤加班赚个五十几块钱也不是问题,但我们也总有老的时候,没力气扛不动大包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嫂子,我们现在年轻,大家愿意找我们干活,但以后只要干活的人多了,那些厂就总是要找更年轻的,觉得年轻人力气就是更大。”

    这现象小林他们半年前就察觉到了。

    知道城里有零工做,农村农闲的时候大家都来城里找零工,年轻的总是有活,四十来岁的除非是找不到人了才能轮的上。

    可四十岁在农村还算是青壮年啊,可是在零工市场,在有更多的更年轻人可以选择的情况下,四十岁的人却总是被剩下被忽略。

    这让小林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。

    “嫂子,我们打算摆个早点摊子,我们干活的时候听厂里好多正式工说不乐意早起做早餐,但有些工厂食堂没提供早餐。”小林说。

    ”那你们确实想到了一个好点子!“苏舒拍拍小林肩膀,”小伙子行啊,观察入微,脑子活络啊!”

    梁振国扬扬眉,又添了句,“学校门口和一些家属院门口摆早点摊应该也不错,我们单位就挺多人抱怨得一大早上起来给孩子做早餐。”

    “嫂子,梁哥,你们也觉得我们这个主意好啊!”小林很激动,“嫂子和两个都觉得好的,那我们就更放心了!”

    “嫂子,我们打算在摊子里卖包子馒头,再卖点粥和小菜,要是忙的过来,煮点面汤粉汤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啊,先做,后面要是忙不过来,就把不那么受欢迎的淘汰,专门做更多人喜欢的那几样。”苏舒点点头,又和小林说了句,“农场现在房子不好租,你收里要是有攒一点钱,和家里人商量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看看在农场打听一下,可以的话,在农场买个房子住,你想想要在农场生活几十年,房租交几十年下去划不划算,而且万一房主人要卖房子,你们是不是又得搬,多耽误事。”

    哪怕是二十一世纪过来的苏舒,她也绝对是忠实的买房党。

    以农场的发展来看,这时候买房,以后绝对是赚。

    再从实际角度出发,要在农场生活几十年的人,一直租房子确实不是长久办法,房东随时可能不租,小林他们就要随时做好搬家的准备。

    遇上张老伯这样厚道的人是运气,给他们这么长时间找房子,要是遇上不厚道的,明天房子要过户了,今天才开口让搬。

    苏舒遇到过这样的房东,大半夜拎着行李走在街上,心里说不出的心酸和苦涩,然后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和房东撕。

    小林沉默了一小会儿,“嫂子说的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小林给自己算了一笔账,一个月五块钱房租,一年是六十,十年就是六百。

    这还是他们遇上张老伯他们人好,几年没给他们涨房租了。

    租在别的地方的兄弟,最惨的一年涨了三次房租,从一开始的五六块钱,涨到现在七八块钱。

    那些兄弟最近虽然挣得多了一些,可七七八八的开销也跟着多了。

    小林知道张老伯打算把这房子多少钱卖,所以小林在心里想了想,不买这么大的房子,买小一些的,也就是十来年的房租。

    他这些年寄回家攒的钱还不够一些,但是找亲戚朋友借一借凑一凑总能凑得上的。

    “卖房子的事你们可以考虑一下,毕竟买房子也不是说要买就有的,房子我让振国找他们同事帮忙打听,至少先把之后落脚的地方定下来,你们说的摆摊卖早点这个想法,我很支持你们去干,也很看好这个想法。”

    苏舒拍拍几个年轻人的肩膀,是一副老大姐的样子,“有想法就要去干,年轻人不要怕干不好,行了,你们忙,我和你们梁哥回去吃饭了,有事去家里找我们。”

    苏舒抱着肚子站了起来,摆摆手没让他们送,挽着梁振国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出了门,走了十几米以后梁振国才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看来农场要发展,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尽快改善。”梁振国说:“各个工厂都要人手,农村施行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,让多出来的人能来城里打工多赚一分钱,但这些进城打工的人住是一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?

    第724章 交接

    “是,很多人家里有多余的房间都拿来做宾馆了,这样比一个月出租收的房租高,这样就挤压了小林这样的打零工的人租房的空间,而且对于农场来说,也不便于外来旅客的管理。”苏舒附和,“来城里打零工的人找不到地方住,就只能去墙根桥洞那里对付着住,或者和同乡好几个人挤一间房,这些都会给农场人员管理上带来后续上一些隐藏的不利。”

    “得盖招待所。”梁振国道,“招待所只要够多,满足了来农场玩的外人,满足了货车司机和流动人员的住宿问题,只要没人去住私人的家,那些房子总是要放出来出租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的话外来临时人员和常住人员都好管理,也能保证农场的治安,保证外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农场财政允许的话,可以盖些廉租楼,就专门租给进城务工的这些对农场有贡献的农民,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专门管理,不管是短租还是长租都可以,只要达到要求就行,严格管理,杜绝关系户占用名额。”

    “要和人才房区分开,不能混淆,免得后续管理牵扯出一堆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梁振国听得很认真,苏舒说的都是一些挺不错的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农场既然需要这些人进城务工,那么农场就要给他们最基础的有地方可落脚的保障。

    不能让人进城帮着解决了用人困难这个问题,然后连睡的地方都不给人家。

    “经济起来了,人员多了,治安管理更要严格,法律宣传也要跟上,要让大家知道哪些事不能做,哪些事能做。”苏舒笑,“得给大家上一个紧箍咒,让有些心思浮动的人把皮绷紧了。”

    “作为一地父母官,要你操心的事可多了,”苏舒揶揄着,“你可得好好护着你的头发,别到了三十五岁,头发愁光了,和我走出去,人家还以为你带着你女儿逛街呢。”

    梁振国瞥了苏舒一眼,“吴家没有秃头的基因,这一点请苏舒同志放心。”

    大概是苏舒这一句话打通了梁振国三督六脉,这晚睡前,苏舒洗漱完照常对着镜子摸脸,摸完以后用橄榄油抹肚皮。

    梁振国冲完澡回来往她身边凑,先是拿起桌上那瓶橄榄油打开闻了闻。问苏舒,“这是什么作用的?”

    “防止皮肤老化长妊娠纹的。”苏舒解释。

    梁振国一听,那他就用不上了,故而放了回去,又拿起边上瓶瓶罐罐挨个问。

    一听是补水的,他往手里倒,然后学着苏舒以前的样子往脸上拍。

    换一罐,一听是皮肤抗氧化保持紧致的,他一脸摁了好几下,也往脸上抹。

    那动作快到苏舒都来不及喊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