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宅屋 - 言情小说 - 古代农家日常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16

分卷阅读216

    知道的。这时一看老友的表情,他便明白袁修竹的打算,赶紧出言问杜锦宁:“扦插茶苗要比用茶籽种植要好,这个说法你是从哪里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教我制茶的那人说的。用茶籽种茶,茶树会随着土壤和气候的不同而改变。母株的茶叶味道好,不代表其茶籽种出来的茶也同样好。但扦插就不同,它能保持母株的性状与特性。”

    同样的话,杜锦宁跟关乐和说过一次,只是书院的那些人不相信。

    经她这么一说,袁修竹终于拿定了主意:“你告诉我怎么扦插,我打算派人去出产顾渚紫笋的地方弄些枝丫回来,扦插到我的茶园里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远,运回来岂不死了?”齐伯昆觉得这简直是个馊主意。

    “也不是不可行。你完全可以叫人在那里扦插完毕,再运回来,一路浇水照看好就行。现在天气正适合,扦插活后的枝丫是不那么容易死的。”杜锦宁道,又把选什么样的枝条进行扦插,如何扦插,都一一跟袁修竹说了。

    袁修竹生怕自己记不住,令小厮拿了纸笔来,将杜锦宁所说的话记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到时候如何制茶,还是劳烦你。”他又道。

    杜锦宁一笑:“这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大家吃过了饭,便移到花厅里喝茶。

    袁修竹就叹道:“喝过你制的茶,我这高价买回来的贡茶喝起来就没有味道了。”

    提起这个,杜锦宁忽然想起什么,对袁修竹道:“您老要想喝好茶,那可得跟我们庄子上的庄头董叔商量了。山上那两棵树一直都是董叔每年茶叶的来源,到了明前我也不好跟他抢茶叶,毕竟有个先来后道么。到时候您问我要茶叶,我可是没有的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?”

    那两棵茶树能入杜锦宁的眼,味道其实是真不错。但大概是远香近臭的缘故,不光是书院的一众人等,便是袁修竹对书院后山上那两棵茶树都看不上眼。

    袁修竹摸了摸下巴,站起身来,进了里间。出来时手里就拿了几张银票,递到杜锦宁面前:“我们一致说好的,用你的制茶方法,就得给你七百两银子。你把制茶的方法教给我,我叫人去外地买上一些茶青,用你的方法制些茶出来。也不卖,就咱们自己喝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杜锦宁忙站起来摆手,“您老就不用给了。”

    袁修竹对她好,她实在不好意思接袁修竹手里的银票。不光是袁修竹,关乐和那里她也不好意思收钱。

    “哎。”袁修竹沉下脸来,“我是你先生,那严松涛也是你先生。我的不收钱,那他的你是不是也不收?如此一来,那你岂不是一文钱拿不到?我如果打算在外地包个山头制一批明前茶和雨前茶,再把这些茶叶拿出去一卖,赚的钱何止七百两?我的茶园出了茶,还每年赚钱呢。我一个家大业大的老人,还能占你小孩子的便宜不成?拿着!”

    “拿着吧。”齐伯昆道,“到时候我那份你也得收,不要不好意思,这是你应得的。”

    杜锦宁这才把银票收了。

    她要去府城开茶馆和书铺,因为缺钱,她还打算租赁铺面呢。这会子有了银子,有合适的铺面倒可以买下来。

    袁修竹这话倒是提醒了齐伯昆。

    他现在没事干,在家里闲得发霉。家里虽不缺钱,但钱多了又不烧手,倒是可以趁着现在制茶干上一票。

    他对袁修竹道:“要不咱们干脆到江南那边去买上一片茶园?”

    这话不光是袁修竹,便是杜锦宁也十分心动。

    她穿来这几个月,已经利用书院的藏书阁把大宋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,知道这只是历史改变,但地理位置还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她出言道:“江南那边富庶,地价太高。不如到徽州去买茶园。”

    她那个时空,大明时期的徽州,可是以松萝茶而著称。松萝茶是什么茶?那就是炒青绿茶的鼻祖。

    徽州山多地少,很合适种茶,前世许多名茶都出自徽州。那地方的地价,比起江南来肯定要便宜很多,而且离这里还近。

    袁修竹听到齐伯昆的话就心动不已。这会子听到杜锦宁的建议,顿时眼睛一亮,道:“这倒是个好主意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杜锦宁:“莫不是你也打算在那边买茶园不成?”

    杜锦宁这个时候也冷静下来了。

    她倒是想在徽州买茶园呢,但没人打理,到头来没准那茶园就是帮别人买的。

    她也不瞒两人,把自己的顾虑说了。

    袁修竹一挥手:“这好办,你拿银子入股,咱们一起买茶园不就好了?”

    杜锦宁眼睛一亮,这倒是个好主意。

    她将银票又递还给袁修竹:“我没人力,只有这七百两,给多少股份您老看着办。”

    袁修竹却摆摆手:“那边情况怎么样还不知道呢,等我把茶园买回来咱们再算。”

    今天来吃饭,又得了一桩进钱的好买卖,杜锦宁十分高兴,站起来用甜酿给两位老人都敬了酒。

    敬过酒,袁修竹和齐伯昆便开始商量起买茶园的事来。现在已是二月了,很快就要采明前茶,时间极紧,两人决定明日就派管事过去买茶园。

    不过说到制茶,两人就卡住了,看着杜锦宁满脸为难。

    杜锦宁自然知道他们顾忌什么,对袁修竹道:“袁先生,您能不能帮我请一段时间假?我跟着你们两家的管事一起去徽州。这样可以在那里直接教他们制茶。这里可没有茶青,想教也教不了。”

    ☆、第二百三十三章 又见梁先宽

    “这可不行。赚钱哪有你学业重要?”袁修竹连连摇头,“况且路途遥远,一来一回再加上制茶,怕不得要一个月;路上还不安全。要是出了什么事,我怎么跟你母亲交待?”

    杜锦宁这才想起这是古代,可是不后世那交通便利的现代,坐个飞机或是高铁,几个小时就到了。现在的马车还没有避震,路又是石头泥土铺就的土路,坐马车那颠簸的酸爽劲儿就别提了。要是遇到泥泞,那更糟糕。

    现在虽是太平盛世,但路匪还是有的。出行的时候遇到什么事,全看运气。

    她也没再坚持,嘴里道:“那怎么办呢?”

    “听说尉县那边有人种茶,我叫人去打探一下,到时候再说吧。”袁修竹道,“咱们这边的气候比北边暖得早,茶叶也出得早。在这边学会后再去那边,也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也只能这样了。

    将这事情商议完,大家便散了伙。

    第二日,齐伯昆就派人将七百两银子的银票交到杜锦宁手上。那下人还转告了一句话:“我们家老太爷说了,到时候杜少爷您教袁家制茶工的时候,就连我们袁家的一起教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。”齐伯昆要跟袁修竹去徽州那边买茶园,自然得跟着一起把制茶工培训